孩子模仿口吃小朋友说话,自己也会变成口吃吗?
发表时间:2024-07-20 14:53:57
来源:成人口吃少儿口吃
从以往的工作经历中,谈谈我得看法。通过模仿别人口吃,自己成为口吃。听说过,但我真的没见过几个。
在评估中,我问过很多家长,“孩子什么时候出现的口吃?”
有些家长信誓旦旦的说“就是上幼儿园后,身边有口吃的小朋友,模仿人家说话,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开始口吃了”
我又问:“那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,说话非常流利吗?”
家长开始回忆:“没在意,好像也不是特别流利,偶尔也会卡壳,停顿,但没有这么严重,这么明显,孩子口吃,肯定是后来学的”
大家想一想,幼儿园里孩子那么多,怎么偏偏就你家孩子学人家说话,学成了口吃?别的小朋友怎么没有口吃呢?如果口吃可以通过模仿,轻易传给别人,那这个幼儿园里岂不是都成了口吃?
真相是,这个孩子本身就是“口吃”的潜伏者。他自身的语言机制系统存在一些【口吃发生】的隐性因素。被别的口吃带偏,很可能是这个隐藏条件被触发了。
在了解口吃形成的各种因素中,模仿因素出现的几率并不高,它通常需要几个条件:
一、长期的模仿,导致错误语言习惯的形成
肌肉记忆:长期模仿口吃的说话方式,发音器官的运动方式也会改变,它会逐渐记住这种错误的说话习惯,形成所谓的“肌肉记忆”。一旦这种错误的习惯固化,想要再改正就变得非常困难。
习惯性语言障碍:单纯的模仿口吃,不一定会成为口吃,如果孩子本身处于语言发育不成熟阶段,再加上外界影响的心理因素,双重作用下,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口吃的表现。但这种口吃不顽固,不稳定,时有时无,甚至很快就自己消失了。
二、心理因素的影响
自我关注与焦虑:情绪敏感度过高的孩子,在模仿口吃的过程中,可能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说话方式,担心自己也会出现口吃、变成口吃,无论他当初模仿口吃的目的是什么,在模仿的过程中,过度的自我关注会产生口吃的心理暗示。在说话时更加紧张,容易出现口吃现象。
三、社会因素的作用
外界反馈:当孩子在模仿口吃后与他人交流时,可能会受到对方的负面反馈(如嘲笑、指责等)。这些反馈会加剧个体的心理负担,使其更加难以摆脱口吃的困扰。
模仿口吃,出现口吃,成为口吃,这些特征在儿童中比较多见。相反在成年人身上几乎看不到。说明这与儿童本身语言机制不成熟也有关系。小孩子本身的语言习惯就不稳定,自己说话都磕磕绊绊,说话快,表达快,嘴巴跟不上思维,这也是因素之一。
模仿口吃出现语言节奏问题的孩子,轻易不要用直接干预法,最好还是从心里方面入手,利用改变交流方式,家庭支持等策略,基本上都能顺利解决。